<!--go-->
两天之后,物院的BCl传输项目正式启动,叶舟受邀参加了第一次测试,但很遗憾,结果不尽人意。
但这也并不算什么“失败”,反而是项目组在确认无法进行优化后果断淘汰掉被试候选人的举动让叶舟很满意。
不是每个人都能快速适应BCI传输系统的,在这样一个本身就是为效率而生的项目中,把他们识别出来、剔出第一梯队,实际上是最符合逻辑的选择。
如果他们确实想要接入BCl传输系统,那大可以在之后的扩大实验中再慢慢调整。
——
当然,从陈力的角度来看,他的压力就有所不同了。
一上午的实验,通过初筛的被试人员比例连40%都不到,远远低于之前他给叶舟预测的数字。
如果按照这个比例进行下去,最后能真正适配BCl传输系统的人员可能会低于一百个。
而且,这些通过初筛的人员中大部分还是相对“低层”的研究人员,真正涉及可控核聚变项目的核心人员几乎没有一个通过初筛的。
这是极为反常的现象。
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讲,越是高层级的研究人员,他们的能力就越强,无论是用传统意义上的“智商”,还是用科学意义上的“脑活跃程度”来判断,都要超过那些低层级研究员。
这样的人理论上是更容易适配BCl传输系统的,这是经过之前能源项目验证的经验。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everfyq.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