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当前这个局势,对于士人们来说依旧不算友好。
外戚已经被宦官掌控,成为了宦官势力的延伸,起不到制衡宦官的作用。
之前的尚书台又是被宦官掌握的,尚书令就是宦官。
士人的力量虽然还在,可惜已经被今古文之争成功分裂为泾渭分明的两派人马,彼此之间已经出现了无法弥合的利益争端,显然很难回到从前。
尽管如此,只要袁隗能够成功录尚书事,一样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一旦三公有了录尚书事的权力,高位重权在手,尚书令就会成为三公的下属,听从三公的命令。
三公就可以调动这个实权机要部门去做事情,调动庞大的东汉中央国家机器,一定意义上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尚书台虽然被宦官掌控了很久,但是里面工作的人员绝大部分还是士人出身。
虽然其中也有不少鸿都门学出身的宦官集团的官员,比如吏部曹尚书梁鹄,但是鸿都门学培养政治人才的能力显然不足,真正可以治国理政的人才很少很少,水平也不高。
宦官及其仆从势力虽然很想取代士人,但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事实就是,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知识、包括统治知识在内,都是被士族掌握并且垄断的。
士族大家掌握的不单单是一门经典的解释权,也附带着整个家族所有前辈和门生故吏们做官做事的经验、人脉,这是一份庞大的珍贵的积淀式财富。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everfyq.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