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随着这些天和二老的交谈,徐汉良得知了不少有关于科举和仕途的事情。
二老明显是有意在徐汉良面前提起,想要敲打敲打他。
徐汉良心中知晓,但也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
举人能够被授官,但前提是在会试屡试不中的情况之下。
不过相对于买官,以及推举之类的手段,科举出身自然是要被称之为正道了,也会被人少为诟病。
虽然徐汉良暗戳戳的也问了很多关于漕运案的事情,但这两人还真人老成精,每次都能精准的转移话题,让徐汉良无从下嘴。
除此之外,徐汉良每次来到常熟街上,遇到那些杂耍的,每次都会多给几个大乾。
心中都想着会不会遇到什么这个时代的绿林豪杰,到时候也好结交一番。
毕竟这样一种大撒币的方式,在这个时代之中,通常都是能够得到一个仗义疏财的名声。
在两浙文坛之上,徐汉良现在的名声倒是树立了起来。
反正在别人的口中,徐汉良时常都是会听到,自己是未来两浙文坛的希望,是未来两浙状元的希望。
当然,除了这样的一种好名声之后,徐汉良也能听到一些自己的好冥声。
譬如某位学子,听到某位考官说,徐汉良之所以中举,其实就是因为得到了某位大人的欣赏,才会暗箱操作的。
不过对于这样的一种言论,其实大多数人也都是不屑一顾的。
仅仅凭凭借着徐汉良流出的那一首诗和一首词,便已经是能够得到无数文人的敬仰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everfyq.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