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朝他拱了拱手,一旁的村长又和苗童生聊起村里开作坊的事儿:“青哥儿是个好孩子,念着亲情!你这头也要加把劲儿,多培养几个伶俐的,给青哥儿帮帮闲也是好的!”
兰塘村都传遍了,青哥儿如今扒上了外地来的贵人,很受重用,安平县这边的事务,大多托在青哥儿手底下打理。他们村的年轻人又识字又会算账,这不是个绝好的机会?
“那是自然。”苗童生应了,又问道:“就不知咱们村的作坊,要做些什么?我听说兰塘村那边的作坊,是做一种叫开花肠的东西,我那侄儿从城里回来还带了些给家里人尝,属实美味。”
这个沈青早就打算好了。石渠村和兰塘村不一样,识字会算账的汉子比较多,去城里做工做账房管事的人也多,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管理型人才多,廉价劳动力少。
就比如沈青在兰塘村盖作坊,给钱管饭,兰塘村的人高兴得不得了。换了石渠村就没那么容易了,人家汉子在县城有正经儿活要干,难道辞了工回来盖这作坊,赚这仨瓜俩枣的?
所以沈青原本打算开的面筋作坊就搁置了,回头开到下河村那边去。石渠村这头还是针对女子和哥儿,开一个小而精的作坊。
沈青也不瞒着,早晚石渠村的人都得知道:“打算做炸鸡排,和那开花肠一样,是炸的面肉食品。”也一样供到开花肠铺子里去,一锅油炸。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everfyq.com
(>人<;)